2004年,35岁的英国籍作家阿兰·德波顿发现,物质的进步是如此令人炫目,然而,同时出现的还有一种不太明显的、让人困惑的现象,那就是西方各国普通民众对自己身份的焦虑不断加剧——他们越来越在意自身的重要性、成就和收入。?xml:namespace>
这一年,欧盟第五次东扩,有10个国家正式加入欧盟,使其成员国总数扩大到25个。然而,12年来,无论欧盟主观上如何努力,鉴于各国发展水平悬殊,欧盟在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中难免步调不一。
英国于上周五进行的脱欧公投,似乎代表着这样的分歧。51.89%的支持率让“脱欧”方击倒了“留欧”派。这不仅在英国国内引发轩然大波,亦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一场狂风骤浪:英镑、股价、油价及新兴市场货币等在当天出现暴跌,美元、黄金及国债等价格被剧烈推高。
戏剧性的是,随后英国民众好像猛然惊醒,一项呼吁就英国脱欧与否重新进行公投的网上请愿书在两天内已获得数百万民众的支持。
夹杂在不同选择的纠缠间,英国人的焦虑情有可原——没人真正知道接下来会怎样,但在与欧盟的谈判达成前,舆论集体指向了一个乌云密布的未来。
纵横捭阖的谈判博弈
面对公投结果,英国首相卡梅伦已经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前宣布辞职。英国的欧盟事务专员希尔勋爵也宣布离开,并留下了一句“覆水难收”。在此之后,英国人有两件大事需要完成:厘清与欧盟的种种牵连,并与其协商出一种新的关系。
根据欧盟《里斯本条约》第50条,英国当局需要实施三个步骤:首先,通知欧盟委员会它有意退出;其次,英国和欧盟就分离条款展开谈判;第三步是等待双方批准条款。
英国和欧盟有两年时间完成这些步骤。时限一到,英国便自动脱离欧盟,如果届时双方没有另外达成贸易协议,与欧盟国家的贸易成本将大幅提高。
这也意味着,英国民众现有的护照、签证、驾照、手机漫游费用等未来都需要重新确认。英国财政部估计年平均工资会下跌2.8%至4%。脱欧还会促使税率上涨,英国财相奥斯本一周前警告,一旦脱欧,该国基准税率会上涨2个百分点,遗产税会上涨5个百分点。
用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劳德·容克的话说,英国脱欧“不是一次友好的分手”,但是“反正也不是一场亲密的恋爱”。
一些英国选民看起来很快就后悔了。在英国政府开设的网站上,出现了一项呼吁就英国脱欧与否重新进行公投的网上请愿书,截至北京时间26日18时30分,请愿人数已经超过300万。根据规定,只要网上请愿书签名人数达到10万以上,议会就有义务“考虑对此进行辩论”。
此外还有超过10万人参加了另一项请愿,呼吁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宣布该市脱离英国,加入欧盟。在上周五举行的公投中,伦敦下属的33个区里仅有5个区支持英国退出欧盟。
令人意外的是,根据GOOGle Trends的统计,围绕公投,英国人热搜的词包括“欧盟是什么”、“哪些国家属于欧盟”、“欧盟有多少个国家”等基础性问题。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说,公投结果暴露了这一民族的无政府倾向。文章引用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话说,“英格兰人并不理智,他们有着恐怖的抽象思维,他们不需要任何哲学或系统的世界观”。